10月22日,宿州书友会第21期读书会在新华书店举行,本期活动书目《江城》是美国作家彼得·海斯勒记录在中国西部江城涪陵的教书经历与生活观察。那么在我们宿州生活的外国人,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呢?为了配合本期读书会,小编特意邀请到我的朋友,原宿州学院匈牙利外教,简单写谈下自己在宿州的经历,以下是其为我们宿州书友会所写的信件,发此以作分享。
大家好! 我叫Dora,我是匈牙利人,今年29岁了。我来中国4年前。
像许多外国人一样,在我来中国之前对它只有一些常见的观点,只知道像北京、上海和广州等很少有名城市,并且只了解一点中国文化。在我启程离开匈牙利前,我的家人和朋友提醒我在中国要小心,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在中国生活很危险。听到那些,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期待即将在中国的生活。
2014年夏天,在我来到中国后,显然,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:人们、文化、食物、气味、颜色等,还有语言,我们把它称为文化休克,它让我花费了约一个月的时间真正意识并克服。离开匈牙利,来到中国工作与生活,有时真的感觉我像是在做梦一样而不敢相信。
随着时间流逝,我逐渐对宿州这个城市还有人们越来越熟悉了,我在宿州学院担任外教的日子里,每天都会交到新朋友。来自学生和同事们对我的爱与好奇,让我觉得又回到了家,对于在中国的生活我不再感到害怕。
我意识到之前信奉的所有对于中国的固有观念并不完全正确。例如,通过我在中国生活的体验,知道根本不存在危险,中国的社会治安是非常好的。中国人非常友好,也很乐意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并交朋友,即使他们不会说英语。还有中国菜令人惊叹的取材广泛并非常美味,要知道在欧洲,我们是吃不到真正正宗中国美食的。
我们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,像圣诞节对于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。在西方国家,圣诞节类似于中国的农历新年,家人们要在一起团聚数天。我知道在中国人们不会庆祝圣诞节,并且我的家人也没有和我在一起,所以在圣诞来临时,我根本没有准备要庆祝。但在十二月二十四日当天,我的学生们突然出现并给给了我许多礼物,并祝我圣诞快乐,你能够想象我是多么的震惊与感动。当天晚上,宿州学院院长也邀请包括我在内的全体外教,一起举行过了一个盛大的圣诞节PARTY。
这只是我提到在中国生活的其中一例,但是它在过去的三年中发生了许多次。这里的所有人都在试着让我在中国生活能够开心快乐,他们真的很关心并体会到我一个人在不同的文化国度是孤独的,理解我没有家人与朋友陪伴,理解我不会说中文可能不会懂得许多事情,所以他们总是在帮助我,对于他们的友好我感激不尽。
我说的这些事情,都是你在关于中国的指南书籍中是看不到的,你必须来到这里才能亲身体验。
我非常感谢我的所有中国朋友,以及那些关心并使我每天都更快乐的好朋友们。谢谢你们。
在信中Dora并配发了以下几张在宿州的生活照片:
在小编书房中的留影。
在学院同事家包饺子。
毕业季与宿州学院的学生们的合影。